人民币首次跻身全球十大货币之列 成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
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5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全球外汇交易额在过去3年间大幅增长,人民币成为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首次跻身全球十大交易货币行列。中国努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使其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作用快速上升。
人民币在全球外汇货币排名也由2010年的第十七位跃升至第九位。
报告显示,今年4月全球外汇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额为5.3万亿美元,比2010年4月增长约1/3。其中,人民币日均交易额由340亿美元激增至120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总额的2.2%;美国《华尔街日报》就此评论说,人民币首次跻身交投最活跃的国际货币行列,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由此可见一斑。这反映出人民币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随着中国逐步推进金融自由化,人民币未来的影响力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根据该报告,目前全球十大交易货币依次为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澳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墨西哥比索、人民币和新西兰元。中国香港港元排名第十三位。美元在全球外汇交易市场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87%的交易使用美元。而由于受欧债危机和欧盟经济持续低迷影响,欧元的交易比重从2010年4月的39%下降至今年4月的33%;日元、英镑和澳元的交易比重分别为23%、11.8%和8.6%。
人民币全球外汇货币排名从17位大幅跃升至第9位
报告还说,目前全球外汇交易主要集中在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分别约占全球外汇交易额的41%、19%、5.7%、5.6%和4.1%。
国际清算银行每3年进行一次外汇市场交易量调查,涵盖全球53家中央银行和1300家银行及交易机构的外汇交易。
成立于1930年的国际清算银行,最初是为了处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协约国的战争赔款及相关业务,但在1932年洛桑会议之后,它开始转向接受各国中央银行存款、办理各中央银行间的结算、代理买卖黄金、发行债券等国际金融业务。从那时起,国际清算银行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国家中央银行首脑聚会、讨论现实问题的便利场所。随着它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它的调查报告对各国分析金融形势、制定金融政策也越来越具有借鉴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一直努力的方向。货币的国际化与一个国家的利益密不可分,它可以避免国民财富或经济权益通过各类不同资产交易的国际路径流失。但人民币国际化向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实现中国经济存量保值、促进中国经济增量平衡及获得更大的政治经济话语权;另一方面,它也会对中国经济的金融稳定产生一定影响、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以及加大人民币现金管理和监测的难度。但从长远来说,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对一个经济在世界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来说,依靠别人的货币来管理自己的财富肯定是不行的。美元、欧元等货币的国际化也说明,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就意味着拥有制定或修改国际事务处理规则方面的巨大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