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中国

人类对算力的需求有极限吗?未来互联网将向什么形态发展?

来源:光明网 2021-10-28 16:34:07

10月26日,《2021-2022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在AICC2021人工智能计算大会上发布,该报告由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自2018年以来连续第四年发布。

报告从宏观经济、技术成熟度、AI劳动供给、行业和地域四大方面进行综合考量,评估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为推动产业AI化发展提供参考和行动指南。值得一提的是,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一个地区对人工智能的综合投入程度,今年首次被作为地域评估的考虑因素。

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渗透度排名互联网第一,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应用速度加快并超过政府行业,位列第二。制造、交通和能源行业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也更加深入,分列第五、第七和第九位。相比去年,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渗透度都在增加。

与此同时,受制于发展时间、资金投入、算力需求、模型成熟、技术限制和需求复杂等原因,自动驾驶、新药研发、智慧油田等场景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浪潮信息副总裁刘军表示,算力就像之前的电力一样,会赋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智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IDC企业研究助理副总裁周震刚表示,根据全球算力和经济相关度指数测算,一个国家的算力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GDP会提升1.8‰,数字经济会提升3.3‰,算力的基础对于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数字经济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呈现出大规模趋势,巨量模型将是规模化创新的基础,算力成为根本保障。今年浪潮发布的“源1.0”参数量达到2457亿,训练数据集达到5000GB,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中文AI巨量模型。

算法模型巨量化背后,有怎样的意义?人类对算力的需求有极限吗?刘军认为,今天看起来是很大的算力、很大的模型、很大的数据量,放到十年后再来看,可能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场景、很普通的需求。

“就像今天每一个人的手机,其计算性能远远超出20年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一样,这是科技产业,尤其是IT产业发展的规律。正是因为这样的规律,才不断推动全社会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刘军看来,人类对算力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今天的巨量模型看上去好像在珠穆朗玛峰巅之上,未来可能只是一个起步而已。”

“我们认知宇宙、认知科学的方式实际上就是计算。文明是由算力驱动的,算力是由能源支撑的,人类是由语言连接的——这是我们做语言大模型的意义所在。”刘军说。

周震刚也表示,“算力是没有极限的,即使摩尔定律失效了,我们会改变一种方式。就像过去我们用算盘,现在用计算机;现在用冯·诺依曼架构,也许未来我们用量子计算,(目标)都是要不断推进算力水平。”

(记者 战钊)

标签:人类算力需求业内专家人工智能

相关新闻